在 iPhone 6s 發(fā)布會上,Tim Cook 說:「The only thing that’s changed is everything」(唯一的不同,是處處都不同)。作為一款「s」系列的產(chǎn)品,雖然在外觀上基本沒有變化,但 iPhone 6s 和 6s Plus 在內(nèi)部進行了大量的升級。 近日,國外著名評測機構 AnandTech 就通過一系列的測試,展示了 iPhone 6s 更多的內(nèi)部信息。 蘋果把固態(tài)硬盤用在了手機上?AnandTech 在 iOS 的系統(tǒng)文件中發(fā)現(xiàn), iPhone 6s 使用了叫做 Apple SSD AP0128K 的存儲解決方案,從名稱上看,和 12 寸 MacBook 上使用的是 AP0256H 非常接近。在經(jīng)過一系列的分析后,AnandTech 認為蘋果把他們用在 MacBook 上的 SSD 控制器修改之后用到了手機上。 AnandTech 認為, iPhone 6s 沒有使用傳統(tǒng) eMMC 閃存的SDIO接口, 而是使用了 MIPI M-PHY 物理層的 PCI-E 接口以及 NVMe 技術。由于目前還沒有出現(xiàn)使用 PCI-E 和 NVMe 的移動存儲解決方案,因此 6s 的控制器更接近 MacBook 的固態(tài)硬盤控制器而非移動產(chǎn)品。 除了控制器之外,存儲部分另外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閃存,iPhone 6s 使用的是類似三星 850 EVO 固態(tài)硬盤上的 SLC/TLC 混合存儲方案,存儲速度和使用壽命應該都沒有什么問題。 總體來看,iPhone 6s上使用的存儲方案更接近于固態(tài)硬盤而非傳統(tǒng)的手機存儲,相比市面上普遍使用傳統(tǒng)方案的手機,iPhone 6s理論上擁有更出色的存儲性能。 存儲性能測試 AnandTech 使用了 StorageBench 軟件測試了 256K 順序讀寫和 4K 隨機讀寫的數(shù)據(jù),下面是存儲性能測試結果。 從上面的結果可以看出,iPhone 6s 的隨機讀寫性能有些偏低,不過這有可能是因為測試方法的瓶頸。AnandTech 測試的隊列深度是 1,而考慮到 PCB 體積限制,手機并不會像臺式電腦那樣有這么多的閃存芯片同時工作。在順序讀寫的測試中,全新的存儲控制器和 SLC/TLC 混合存儲充分發(fā)揮了威力。 整體來看,iPhone 6s 的存儲性能令人印象深刻,憑借全新的移動存儲方案,iPhone 6s 的存儲性能大幅度領先于其他 OEM 廠商。 同樣的 A9 芯片,不同的供應商根據(jù) Chipworks 的拆解,蘋果在新 iPhone 上使用的 A9 處理器有兩個不同的版本,分別由三星和臺積電制造。三星生產(chǎn)的 A9 芯片編號為 APL0898,制造工藝為 14nm FinFET,芯片總面積 96 平方毫米;臺積電生產(chǎn)的 A9 編號為 APL102,工藝為 16nm FinFET,芯片總面積為 104.5 平方毫米。 將同一款芯片交給兩家公司代工并不是一件新鮮事,早在 1982 年,IBM 就曾同時授權 Intel 和 AMD 來生產(chǎn)旗下的 8086 和 8088 處理器,AMD 也是借此進入 x86 處理器市場的。不過在近些年,將同一款芯片外包給兩家廠商是極為罕見的。由于三星和臺積電兩家廠商的生產(chǎn)工藝不同,為了保持產(chǎn)品的一致性,蘋果相當于要設計兩款性能功耗相近的 A9 芯片,這無疑會大幅度增加設計難度和成本,除了蘋果之外,恐怕還沒有哪家廠商能承擔這樣的風險。 蘋果之所以這樣做,原因之一是為了保證產(chǎn)能,緩解新 iPhone 上市初期產(chǎn)能不足的狀況;另外一個原因是避免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,從而降低未來可能的風險。 用戶不用糾結 既然是兩家用不同的工藝生產(chǎn)的,理論上這兩個版本的 A9 應該會有所區(qū)別。 從芯片面積來看,憑借 14 納米工藝,三星生產(chǎn)的 A9 擁有更高的晶體管密度,三星版 A9 的芯片面積要比臺積電版的小 8%。 實際測試中,這兩款 A9 在性能上基本沒有區(qū)別,臺積電版的 A9 在功耗上似乎有一點優(yōu)勢。 大家可以通過在 6s 或者 6s Plus 安裝 Lirum Device Info 查看自己手機的 A9 來自三星還是臺積電,三星的芯片代號為 N71AP 或 N66AP,臺積電的代號為 N71mAP 或 N66mAP。不過即便兩個版本的 A9 存在一定的差別,用戶在實際使用時也很難察覺到,普通消費者大可不必糾結自己手機的處理器是誰生產(chǎn)的。 A9 芯片性能測試 : 默秒全下面我們通過幾組跑分來了解下 A9 的實際性能,第一組是瀏覽器性能跑分。需要注意的是,不同的 OEM 經(jīng)常會針對不同的瀏覽器跑分工具做特殊的優(yōu)化,因此跑分不能完全代表瀏覽器的實際表現(xiàn)。 從結果可以看出,在所有的測試項目中,iPhone 6s 輕松跑出了所有移動設備的最佳成績,大幅度領先于競爭對手。 從 3DMark 的測試結果可以看出,對比上一代 A8 芯片,A9 的 GPU 性能有了明顯的提升。更讓人驚訝的是,A9 上的 PowerVR GPU 性能輕松超過 iPad Air 2 上的 GXA6850 GPU。 GFXBench 的測試結果與 3DMark 類似,在 OpenGL ES 的測試數(shù)據(jù)中,iPhone 6s 的 GPU 也要比 iPad Air 2 更加出色,A9 上更先進的制程有效降低了功耗并提高了性能。 可能是最強的移動處理器 A9 在多項測試中創(chuàng)造了移動 SoC 的最佳成績,CPU 方面,A9 的 Twister 架構相比 A8 的 Typhoon 架構有了長足的進步;GPU 方面,A9 輕松超越了 iPad Air 2 的 A8X。 AnandTech 表示,他們還需要進行更多的測試才能確定 iPhone 6s 和 iPhone 6s Plus 上這顆 A9 處理器的性能。不過就目前的測試結果來看,A9應該是市面上性能最強的移動處理器。 本帖轉自網(wǎng)絡 |